您好!欢迎访问德尔塔仪器官方网站
应用解决方案

销售热线

0769-83110798

德尔塔邮箱

gaoshengkeji@163.com

无人机标准GB42590-2023中抗风测试风墙的测试方法
发表时间:2025-10-23 10:14:35

GB42590-202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作为我国首部民用无人机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无人机抗风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抗风测试风墙作为核心验证设备,其测试方法融合了精准风场模拟、多维度数据监测与分级性能评估三大要素,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流程。

一、测试设备与环境构建

由Delta德尔塔仪器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实验室团队、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研发制造的无人机抗风试验风墙\可移动风场模拟装置\风墙装置,正成为解决无人机行业抗风性能测试难题的突破性技术。

无人机风墙测试系统\无人机抗风试验风墙\可移动风场模拟装置\风墙装置

1. 风墙技术参数

抗风测试风墙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独立控制的风机矩阵生成复杂气流场。典型设备参数包括:

风速范围:0-16m/s(覆盖 0-7 级风力),精度达 ±0.1m/s;

风向调节:0°-360° 任意角度切换,支持正面风、侧风、顺风等工况;

气流均匀性:通过蜂窝状整流装置,测试区域气流均匀度误差≤±5%;

动态响应:可模拟 5 秒内风速从 5m/s 跃升至 20m/s 的突发阵风。

2. 辅助监测系统

为确保测试数据可靠性,风墙集成多类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风场参数,精度 ±0.1m/s;

姿态记录仪:通过陀螺仪、加速度计捕捉无人机滚转角、俯仰角变化,精度≤0.3°;

高速相机:以 200 帧 / 秒记录飞行轨迹,分析 0.1 秒级姿态修正响应;

动力监测模块:实时采集电机温度、电池电压等参数,评估系统过载风险。

二、测试方法与流程

1. 测试对象分级

根据无人机类型,测试要求分为:

轻型旋翼类:起降阶段抗 3 级风(5.5-7.9m/s),飞行阶段抗 4 级风(8.0-10.7m/s);

小型旋翼类:起降阶段抗 4 级风(8.0-10.7m/s),飞行阶段抗 5 级风(10.8-13.8m/s)。

2. 核心测试工况

测试涵盖三种典型风况:

持续风测试:

风速稳定输出 30 分钟,要求悬停时水平偏移≤0.5 米、姿态波动≤0.3°;

工业级无人机需追加垂直风切变测试,模拟田间作业时的复杂气流。

阵风测试:

风速在 5 秒内跃升 15m/s(如从 5m/s 到 20m/s),评估飞控系统响应速度,要求 0.3 秒内恢复稳定;

需完成 10 次循环测试,观察动力系统耐久性。

极端风测试:

对专业机型,可模拟 12 级台风(32.7-36.9m/s),验证结构强度与应急返航能力。

3. 测试流程四步法

预处理阶段:

固定无人机于测试区中心,校准传感器至零误差;

根据机型制定测试方案,如消费级无人机需完成 5 级持续风 + 7 级阵风测试。

风场运行阶段:

按预设工况启动风墙,同步记录风速、姿态、动力等数据;

实时监控异常状态,如姿态偏移超 5° 时触发紧急停机。

数据分析阶段:

生成 “风速 - 姿态偏移” 关系曲线,量化评估抗风性能;

典型指标包括:电机温度≤80℃、水平定位精度≤2m(RMS)、电池能耗增幅≤30%。

结果判定阶段:

需满足 “不发生姿态失控、动力过载、航线偏移超标” 三大核心条件;

若任一指标不合格,需优化设计并重新测试。

三、性能评估与合规验证

1. 分级性能要求

测试结果按抗风等级划分为:

最低安全抗风能力:确保无人机在强风中不坠机,适用于紧急返航场景;

最低作业抗风能力:要求悬停水平偏移≤1.5 米、垂直偏移≤3 米,满足物流、巡检等实际作业需求。

2. 法规与认证依据

测试需符合以下标准:

GB42590-2023:明确抗风测试为安全认证必选项;

GB/T38930-2020:规定持续风、阵风、切向风三级测试方法,误差控制在 ±0.5m/s 以内;

民航局 CCAR-92 部:要求 Ⅲ 类无人机(4-15kg)通过 10m/s 侧风测试并提交 30 分钟连续记录。

3. 产业实践应用

风墙测试已深度融入无人机全产业链:

研发优化:通过模拟珠江新城摩天楼间的复杂气流,帮助城市物流无人机缩短 60% 测试周期;

生产质检:每批次产品按 5% 比例抽样测试,某企业通过该环节发现 10% 样机存在侧风电机波动问题;

监管验证:权威机构如工信部电子五所通过风墙出具法定检测报告,作为市场准入依据。

四、技术演进与未来方向

当前风墙技术正朝着高精度、全场景、智能化方向发展:

精度提升:风速控制精度从 ±0.1m/s 向 ±0.05m/s 迈进,可复现更细微的气流变化;

环境融合:集成温湿度、沙尘模拟功能,测试极端气候下的综合性能;

AI 驱动:通过机器学习优化风场生成算法,实现动态风谱实时适配无人机姿态。

通过上述测试方法,抗风测试风墙不仅为无人机划定了安全飞行的 “风速红线”,更推动了动力系统、飞控算法与结构设计的全面升级。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技术将持续为无人机在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