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以来,随着确诊病例数字的攀升,每个人都在关心如何预防。在众多防范措施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戴口罩”。此消息一出,各个线上电商平台的口罩几乎都脱销,电动口罩就是其中的一种。

电动口罩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口罩防护装置,依靠电动风机提供气流克服呼吸阻力保持微正压的过滤式口罩。防霾防病毒电动口罩是指对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等目标污染物有阻隔能力的防护装置。

02测试标准简介
2.1 安全测试标准
电动口罩的安全项目依据GB 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进行试验。

2.2 性能测试标准
电动口罩的性能项目依据T/CAQI 63-2019《电动防霾口罩》进行试验。

03性能测试标准内容简介
T/CAQI 63-2019是专门针对电动口罩测试的标准,T/CAQI 63-2019是专门针对电动口罩测试的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主要强调了内在质量、防护效果、送风量、噪声、呼吸阻力、电池续航时间等主要性能指标。标准技术指标及要求如下:
3.1 外观要求
口罩表面不应有破损,固定装置应可调节,便于佩戴和摘除,应能牢固地护住佩戴者口、鼻,且佩戴时不应出现明显的压迫或压痛现象。
3.2 内在质量
表1

3.3 防护效果
指在规定条件下,口罩阻隔颗粒物的能力,用百分数表示。不同防护效果级别口罩的防护效果技术要求如下表2。
表2

3.4 送风量
指在规定条件下,电动口罩产生的送风量。风量解决了口罩的呼吸阻力问题,可持续送入新鲜空气。
3.5 噪声
指电动口罩高档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分级技术要求见表3。
表3

3.6 微生物过滤效率
指口罩阻隔微生物的能力,用百分数表示。声称具有去除微生物功能的电动口罩,应明示其微生物过滤效率及对应的微生物名称。
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和霉菌两类。细菌以白色葡萄球菌为代表,霉菌以黑曲霉为代表。
声称具有防病毒功能的电动口罩,应明示病毒去除效率及病毒种类。病毒主要包含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
试验方法可参考QB/T 5365-2019。
3.7 抗过敏原性能
指抗过敏原率试验后过敏原浓度比对照组过敏原浓度减少的百分比。
声称具有抗过敏原功能的电动口罩,抗过敏原率应不低于90%。
常见的过敏原: 螨虫过敏原、花粉过敏原(杉树花粉、猫尾草等)、狗皮屑过敏原、猫皮屑过敏原、蟑螂过敏原等。
试验方法可参考QB/T 5365-2019。
3.8 抗菌防霉性能
声称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电动口罩,应符合GB 21551.2国家标准要求。另外,无动力送风的防护型口罩性能可依据GB/T 32610-2016标准测试。
04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4.1 指导消费选购,规范市场
每年秋冬季肆虐的流感(H1N1,H3N2),雾霾天气等原因使人们离不开口罩的防护措施。市场上的电动口罩品牌很多,消费者如何辨别选择合适且高质量的电动口罩,显得尤为重要。电动口罩质量的确保,离不开第三方的检测数据,标准的实施,将为电动口罩产品的检测提供依据。
4.2 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电动口罩,是目前市场占比比较多的防护措施之一,标准的实施,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数据的支撑,将会对这类产品提供很好的技术依据,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最终使得企业获得合理利润,消费者选购到货真价实的产品。
上一条: 温度控制器确认检验GB/T14536
下一条: 汽车电子检测